时常有人,熬夜刷题到半夜,成绩却不突出;时常有人,“十年磨一剑”,却仍考不到一个好大学。
这是为什么呢?我觉得学习成绩=学习时间*学习效率+临场发挥。临场发挥需要很强的运气成分,可遇不可求。那么最重要的,就是你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。
什么是无效的学习?自己会的题,一遍一遍的刷,却不敢于去做自己不会的题目(畏难);每天抱着一张张的综合卷刷,却不知道自己哪一块最薄弱,去做专题训练(没有针对性);数学物理还没掌握,先去练字(不知轻重);做过的题一遍一遍错(不反思);做过的题,碰到变式,又不会做(不总结);做的题目偏难怪(不重基础);一遇到不会的就看答案,问老师(不主动思考);记笔记一字不差的抄,老师讲的、说的全记(没有自己理解);熬夜学习,精力不振(疲劳战);学习时间长,但是时间被各种琐事占据,边学边吃东西、聊天(不专注);找不到学习的方向,一自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,高考停课复习不知道该干什么,只会刷题,不知道自己的涨分点(没有计划)。
可以怎么学习:保证充足睡眠、运动,保持充沛精力是基础;玩的时候好好玩,学的时候好好学,培养专注;整理总结反思,多和老师交流,每一种题型都有深刻的理解;主动思考,不能依赖现成的结果;提高计算能力,在数学物理中非常非常关键;先解决一定能拿到分的(理科、客观题),再处理不一定拿到分的(作文+书写);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都得抓,不能补短没补上来长也没了;
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高考备考小tip:
最重要最重要的:重视每一套真题
1.对于文科,分析高考规律,把考法分类,汇总标答,建立思路
例如:语文的现代文II的文章主题(乡土类、抗日爱国、历史小说、童真童趣等等),其实反反复复就这几种,甚至有些命题方式也有相似
例如:英语的应用文,可以按照文体分类,总结段一段三;续写可以按照主题细分成将近10种,确定文章的情节走向和点题;
2.对于文科,还要重视教材。
例如:语文的阅读古诗,要重视课内外衔接,熟悉最基本的教材内容;
例如:语文的作文,不能忽视单元写作任务,这可能会是作文的话题
例如:英语教材虽然没用,但是教材的单元是应用文话题的来源(新教材,没有被考完)
3.对于所有学科,要重视考察规律、时间。
例如: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背景,适逢中美贸易争端,影响语文阅读、作文命题
例如:数学一卷一般不会太重复考察压轴,导数好几年没出难题,今年压轴,明年大概不出难题
4.首考每门都要准备的很好,因为首考何六月大概率一次难一次简单,你是摸不准的
5.首考结束,慎重二考不二学!除非你这科特别特别特别强。因为你可以自己学习,但是很需要老师监督你(对于绝大多数人);学着学着会动摇,会不想继续;
Last modification:September 28, 2025
© Allow specification reprint